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行動裝置版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回首頁 回上一頁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學生學習心得報告

2014-07-09



關鍵字:

學生學習心得報告

陳楓等

 

01.社會學學習心得報告之一

陳楓

  「社會學的想像,就是每個人將其個人處境關連到公共議題的過程跟努力。」這是美國社會學家C. Wright Mills在《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這本書裡面提出來的。對於從未接觸社會學的我而言,原來「社會學的想像」一直都在我的生活中存在著;只是我從不知道如何定義它、了解它和實行它,直到這個學期修了社會學。

 

  一開始,我對於課堂中所提的專有名詞都很陌生、對於順民老師上課必提的時事議題討論也是一頭霧水;所以我只好自己去翻書來讀相關解釋名詞,同時也發現自己似乎對周遭的人、事、物都更加敏感了起來。就像當我煩惱一直沒有機會買房子,這只是我個人的煩惱;但是如何把它關連到一般人的煩惱,從個人到一般、再到公共的過程,這不正是一個社會學想像的過程嗎?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這也許是順民老師試圖在課堂間傳遞給我們的訊息吧。

 

  「當你開始接觸社工這一塊,然後發現自己不適合走社工這條路、其實也是功德一件。」這句話,順民老師常常說。一開始,我只覺得幽默有趣;直到學期的後半段,就開始有些領悟了。的確,一般人最常將自己的處境或狀態歸因於個性、外貌、甚至星座血型等等;我們適合些甚麼,而又無法接受些甚麼。我們很少會意識到,個人的生活模式其實和世界歷史的軌跡之間、有一種微妙的接合…正如Mills提到:「社會學的想像,一般人並不會去從事;因為人們通常不會用歷史變遷和社會因素,來解釋自己所忍受的煩惱。」但如果能知道這種接合、並去深入了解其關聯性,這對於我們將變成哪一種人,以及我們可能參與、塑造的歷史才會有意義。而會這樣做的人,都具備一種心智特質;也許可以更為洞悉人與社會、傳記與歷史,自我與社會的互動。

 

  根據Mills的看法:「唯有定位在自己的時代中,個人才能瞭解自己的經驗,而且衡量自己的命運;唯有瞭解周遭個人的命運, 才能了解自己的命運。」我想,順民老師不斷撰寫對時事議題的評論稿、正是這樣的一種能力跟訴求,是傳遞一種更廣泛、全視角的世界觀。

 

  當我閱讀了越多的評論稿,似乎漸漸培養出不同的生活觀;我和社會之間的關連性,清晰了起來。那這個關連性是什麼?我能想到的是,對於個人生活的改造。每個人都非常容易陷入拉扯,比如選擇未來的出路時,不僅有著家庭期望與個人興趣、實際層面的考量等;社會學的心智特質可以幫助思考這樣的難題,同時建立了更成熟的想法和觀念。而另一方面,也是對周遭的改造;當有一些議題並不只是個人的煩惱時,我學習到如何說服大眾、並把自己的觀點完整明確的表達出來。不光是口頭上說說,是想辦法慢慢去影響周遭的人;進而,大家一起朝著同樣方向齊心努力。

 

  雖然一切對我而言都還懵懂,都還在啟蒙的階段;但我相信、一定有許多人因為社會學的淺移默化,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或周遭的人、還用來改善更大的社會。就像社會運動,也不就只是一群有志一同的人聚集,彼此合作、然後一點一滴把大家的信念推廣到社會;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只是希望整個社會有一些些基本的改變、變得更美好。總言之,順民老師的教導就是在鼓勵我們、試著透過社會學來超越個人主義;進而用宏觀的思想跟態度,來面對自己的煩惱與公共的議題。

 

 

02.方案設計與評估學習心得報告

陳楓

  方案設計?想當然,這對我而言又是另一個只知其讀音、不懂其語意的詞彙。「方案設計(program design)是一個助人的過程,是有計畫行政的具體表現。方案設計指的是一系列的行動步驟,括瞭解方案當事人的問題與需求所在,測量該問題的嚴重程度,分析與了解形成該問題的因果假設,提出與決定相關的行動方案,進行方案系統架構的設計,評鑑案主問題的減緩程度,並追蹤該方案的長期效果(Kettner, Moroney, and Martin, 1999)。」在此門專業裡,順民老師也充分發揮實務經驗的傳授技巧、從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裡列舉出一份方案,實際帶我們去看一份方案是如何形成的?其應有的架構為何?

 

  順民老師所寫的相關評論稿中可以清楚看到,在每個方案設計之前,應該先行瞭解該方案想要解決的「問題」抑或是該方案想要滿足的「需求」;是什麼樣的行動方案可以減緩這個「問題」抑或是什麼樣的行動方案可以滿足這個「需求」,這個基本的概念讓我一聽就明白了。所以其實也就是去做問題的分析與定義,來確定方案的目標。「問題如果定義的不清楚,其解決之道也難明確」。所以在針對方案進行了解、分析和判斷上,有些原則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執行。例如說明一個社會情境或社會事實的存在和定義,標準的建構,可以預防或減低的傷害是那些?不僅如此,我覺得觸及的社會層面、社會福利的達成,這些正面影響在方案裡是更為重要的部分。

 

  再去細究評論稿,發現順民老師也點出:問題的分析雖提供了方案設計的背景描述,但問題若沒有確實轉化成為需求,若需求沒有完整轉化成為服務方案,則問題的分析不過是一種抱怨或批評而已。所以貼近需求、了解需求、滿足需求即是方案要達成的終極服務。從本質上來說,生活中處處是方案;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決策性的小方案,都是為了獲得某些目標。為此,我們態度積極、收集相關資訊靈活運用、請教專業領域的人士或尋求支持、徵詢周遭的意見、甚至募集金援。這就是一個方案的草擬架構耶,非常淺顯易懂。加上順民老師常利用時事來做範例解釋,讓我很快就對方案設計的概念上手。

 

  原來學問,不一定是照本宣科;懂得實務,將在專業的運用上更為靈活順手。話說回來,雖然終極目標只有一個、但要達成終極目標的手段和策略卻是非常多元;因此,順民老師也在教導我們如何篩選合適的行動方案、發展與決策是關鍵,包括相關性的假設、資料評估和參考成功的方案經驗。

 

  「多看、多聽、多做、而不多說。」我很喜歡順民老師在課堂間說出的小哲理,讓我在各方面都更深思熟慮、也更同理謙虛。大致上來說,方案設計的系統架構並不複雜、反而旁枝末節的細項非常繁瑣;所以仰賴實作,經驗的累積和操演。既然是設計,階段性的規劃相當重要;期程的長短、投入的人數、資源的整合、所需經費等因素,都需要審慎的評估確立。如此一來,有理想配置的平衡點,方能有效的分配責任和任務、進而順利的達成方案目標。另外,有一個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重點是公共關係與政策倡導。通常並不會只在意方案得執行與否,同時也要讓社會大眾或相關單位了解方案的進行狀況;可能包括媒體訪問、宣導活動、進度報告等。我再一次的了解:方案本身,其實也就是人和社會的連結。

 

 

03.關於夫婦家庭受困致死的延伸性討論

簡明珠

  社會新聞標題:「獨居老人悲歌,妻死長蛆、夫昏倒廁所奄奄一息」聞之令人震憾與辛酸,一個稀鬆平常的老伴夫妻生活成了社會新聞事件,卻也如「玫瑰瞳鈴眼」般的人倫悲劇引人注目。透過順民老師評論稿的剖析與教導,漸能有串連性的思考與自己所學的社會工作相關聯。原來時事新聞不僅反應社會現象,也有許多延伸性的思考是與自己切身有關。

 

  順民老師教導要透過幾項關鍵字抓住問題重點的脈絡性思考,以該新聞事件為例,即是長照家庭以及老人福利的議題現象,深究其為「台灣地區之高齡老化及其夫婦家庭」,從老化而來的失能或失智、原生家庭以及外部系統的運作失靈。老師提出家庭的服務設計或處遇輔導偏向於將成員『拉出來』,應要思考如何適時地將生態系統裡的各種支持力量有效地引導進來「家」這個私領域,即所謂國家介入的公共照顧以及家庭責任的親屬照顧的思維令我印象深刻。

   「方案設計與評估」課程與原先課前的想像落差即大,透過老師的課程啟發,我才明白一份有深度的方案設計與評估首要是對問題有掌握與分析的能力。另外,在課程中,最令人動容的是老師以身作則的投入社會工作的精神,以及教導學生要常有反思的能力,我想這是投身社會工作者應備有的基本要件。

 

 

04.回應「關於青少年網路成癮近三成的延伸性思考」一文

張鈴英

  科技不斷的創新,資訊流通的快速,許多電玩、社群網站如FB、LINE等不斷的推陳出新,而網路如同二面刃,若是當作工具使用,可有助於資料的搜集、資訊流通、知識的建立,有正面、幫助的作用;但若是用於目的,則會使自己沉溺於虛擬世界的一份子,進而上癮成疾,影響家庭、社會。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表示,每周網路使用逾四十二時,無法控制停止上網,離線後會煩燥、憤怒,甚至想打人,都屬網路成癮高風險群。。

 

  就以台南市政府教育局的資料顯示,為了解台南市學童網路使用狀況,而以國中小學生為母群體,依學校規模類型與市區偏鄉進行分層抽樣,共抽樣國小中高年級學生1418人,國中二年級學生724人進行學生迷網問卷調查,有效樣本資料分析結果顯示,國小學生部分,網路成癮疑似高風險群達17.7%(全台20.40%),網路成癮高風險群達11.7%(全台12.10%)。國中生部分,有32.5%網路成癮疑似高風險群(全台23.70%),17.4%網路成癮高風險群(全台14.50%)。在3C科技產品高普及率情形下,是否能因應其所衍生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應正視的問題。

 

  針對上述議題若從防範及治療等二方著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鼓勵學生擴大其社交圈、生活圈,盡量增加與真人直接接觸的機會,少宅在家中當宅男、宅女。

2.規範上網時間,協助正確使用網路,或者避免長時間流連駐足網咖以改善熬夜上網及成迷的機會。

3.增加親子間的互動,以鼓勵代替責罵,盡量站在同理心、孩子的角度為其設身處地著想,以建立良性溝通管道,嘗試理解、接納雙方的上網觀念與行為。

4.培養或建立適當的運動方式,一可增強體魄,另可抒解其內在潛在的壓力,有發洩管道;培養其他方面的興趣,建立多元學習能力以轉移對電腦的注意力。

5.結合學校與不同組織路系統的教學或教育資源,防止成癮;透過健康幸福心理門診,提供完善的網路成癮服務。

 

  經過以上五項的方式皆無法抑制或者控制其成癮,只能藉由情緒控管藥物,定時回診以調整其情緒波動,改善其行為模式。

 

 

05.方案設計與評估報告

李佳安

  從老師的每次課程上所寫的七字新聞佳句、評論稿中不難發現每個議題背後都非字面上所顯現的一樣那麼單純,許多議題的背後都可讓人思考一番老師常論述的以下問題:為何會發生此一事件?究竟是要解決甚麼問題?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及其問題解決的同時,是否又會衍生出來什麼樣的後果難題?

 

  若以上述問題去思考,便可了解到許多生活周遭大小事件及議題的出現,雖非顯而易見,卻在潛移默化中會影響到往後發展的關鍵要素,因此每個人都須找到並自己的思考方式,用心去體會並從點、線、面全盤了解,成為一個可隨時發揮的能力。

 

  在青少年吸毒高峰一事的延伸性思考此篇文章中,讓我了解國小階段應當加強心理衛生教育概念,家長應留意同儕之間的互動及心理層面的諮商輔導,從心理、認知、社群去了解吸毒一事之原因、過程以及後果,進而探究此行為對社會造成的惡性成本。

 

  近期內看到一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吸毒新聞,一位女個案在駕車時拉k結果撞死2名在待轉區等紅綠的學生,此事件衍生出來的不只是3個家庭的破碎,而是讓我們看到更多毒癮者在精神恍惚的狀態下對社會大眾造成的危險,此事件並非唯一個案,在社會的更多角落,都有可能發生因毒品危害衍生相關事件,更無法保證任何配套措施完善,就能杜絕所有問題,故應當從集體層次去了解毒癮者的人格特質、自我概念、價值觀念、認知態度、社會化養成等發展歷程,進而減低傷害的造成。

 

 

06.對暑假跑趴一夜情女大生染愛滋之延伸思考

萬育書

  看到這篇報導,不禁令我深深扼腕,花樣年華,人生正要展翅高飛的年紀,雖然並非畫下句點,但也是先畫了休止符號…

 

  根據一份全球性的調查顯示:『台灣與亞洲地區,僅有四分之一青少年在從事性行為時,每次均全程且正確地使用保險套』。如此驚人的比例使我們不得不正視性行為年齡層的下降,家庭學校與社會應及早負起教育的責任,不帶羞愧的教導下一代正確兩性關係。性愛或施打毒品感覺或許歡愉,但若因一時疏忽或覺得不必要而造成遺憾終身,一定十分悔不當初;甚或有些人因為單純想要得到愛而付出不安全的性,我想這代價太大也太傻了。

 

  感染者經常因為恐懼事實不敢即刻檢驗,在危險性行為後黃金72小時也無防範措施,在愛滋恐慌中度過漫漫空窗期,更危險的還有利用捐血來驗測愛滋病,可能犯法又害到無辜民眾,實在不可為。這期間的重大煎熬,卻沒有可以宣洩對象,可能只能拼命上網蒐尋相關症狀及罹病機率安慰自己沒這麼倒楣,或祈禱上天別對自己這麼狠心,一直到害怕的全身發抖去做篩檢,聽取結果的那一瞬間,從不可置信到崩潰再到後悔憤怒,過程之巨大煎熬一定旁人無法想像。

 

  治療期間才是真正開始辛苦,不論得病原因為何?世俗眼光想必是一把利刃,因社會過於誇大此病的可怕,沒有正確宣導傳染途徑,愛滋病彷彿洪水猛獸般朝向人群襲捲而來,對愛滋患者的苛刻,使其尚未發病都要先掛精神病診了,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人權調查(1999)指出,『感染者有高度求助心理輔導的需求,但是願意揭露自我身份實際去接受輔導資源者十分有限』。

 

  不同於一般病症使人獲得同情而得以好好的安養,對於愛滋,世人多數認為是貪玩的後果,也怕自身被傳染而選擇對病患不平等待遇,患者的人權在人們惶恐走避中淪喪,整理愛滋感染者曾受到過的差別待遇如下:

  •親密關係與社交生活被限縮

  •工作不保

  •無法請領保險金

  •居住權益受威脅

  •常受到不適當醫療健康服務對待

  •司法體系另眼對待

  •教育權益被剝奪

  •遷徙自由受限制

  •死後只能採火葬

  •被醫療院所踢來踢去的愛滋感染者人球

   

  引用老師說的『先有機會改變,才有改變機會』,感染者若能得到大眾的同理及家庭的接納,在疾病的適應上一定有很大的助益。最棘手的是當家庭無法持續照顧,而一般收療養機構對愛滋病患仍有所顧慮,將會造成患者與家人重大負擔;政府應落實照護每位國民的責任,指定數家專業機構收容愛滋病患,並加強該人員安全防護知識能力及安全措施,在現有的愛滋醫療中增加心理關懷與諮詢管道,讓感染者擁有專業服務…等。而非避而不見這些問題及衍生問題。

 

  雖然政府於96年7月11日公告『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感染者的各項權益保障內容都有納入條款中,但實際侵害病患人權事件仍時有所聞,如何有效落實平等,在社會大眾的教育,衛生、社會福利、勞政、司法等體系相互配套,是未來持續要修正與發展的方向。

 

  期待有一天台灣愛滋病患者的情感、精神、物質及醫療面向能得到全面關懷的照顧。

 

 

07.針對老人議題之省思

萬育書

 

  台灣目前已是聯合國定義之高齡化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台灣人口比例11%,相當於我們每遇見十人當中就有一人是老人家。預測在不久的未來,老年人口將達14%以上而正式成為高齡社會。

 

  面對日增的高齡者現象,除了灌輸『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敬老觀念外,還應有更積極的行動,讓我們所愛的長輩開心地在人生旅程終點前過的舒適及友善。

 

  首先,社會應需建立新的高齡倫理。一般而言,『老』背負著退化、衰退..等太多負面消極感受,大多數人都擔心老化,抗拒變老,這樣的社會氛圍導致高齡者感到對生活不再有動力。

 

  先前有一項研究統計指出高齡者之心理健康問題,其實大多年輕一輩並不認為家中高齡者是肩上的沉重負擔;但台灣高齡者卻大多認為自己變老不重用,活久拖累後輩越久,失去信心同時失去自我目標與價值感,如此心理長期低落比起身體上的疾病更加折磨。更慘的是,許多年邁高齡者與此同時還面臨居住、健康、生活品質與人生目標等問題。但這些悲觀是否單純只是年邁者的想法太負面了呢?

 

  我想,除了有小部分是本身個性影響外,主要原因還是與家中照顧成員相處氣氛,是否長久以來子女 長久未 探望, 只有電話或金錢物質照顧?鄰里之間是否感情融洽?社區關懷有無到位?大眾對高齡者的眼光?社會環境是否願意多為高齡者著想並搭配適當的資源服務?...等。林林總總因素皆是影響高齡者對自我價值的看法,惟有心理健康才能真正建立樂齡快活的高齡人生。
 

  最近新聞提到有些獨居高齡者陳屍許久才被發現,可試想他們生前是多麼孤獨,研究也顯示,台灣未來的準高齡族有八成想選擇自己居住,未來有逾450萬名獨居高齡者,若無妥善照顧勢必將形成嚴重社會問題。

 

  尤其大多數失能高齡者是需要家人或是聘請外籍看護全天候的照顧,若此現象延續,將會衍生出更多家庭經濟與和諧之問題,此時社區照顧就須扮演重要角色來整合家庭、社區、民間與政府的福利資源以協助有需要被照顧的高齡者。照顧逐漸增多的獨居、臥病在床失能或患老年失智症的高齡者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台灣目前對高齡者的安置多為親人、居家服務照顧、日照與長照型機構、而嚴重者進入機構醫院治療。在經費不足及實務經營環境困難的情況下,社區照顧發展進度遠遠不如預期,離真正達到老有所托、所養、所終的目標,仍有一大段的努力距離。

 

  而在地老化之理念,是讓居家與社區照顧服務成為長期照顧體系的核心,讓高齡者在熟悉的生活環境支持與照顧,避免不當或過早安排在陌生的照顧場所造成高齡者心理負擔。

 

  近期江揆提出未來『一鄉一鎮一日照』,計劃全台興建一共368間日照中心,此立意良好,期盼在有良好的問題診斷、環境評估、場地設施、經費、配套與搭配方案及管理機制後分階段分級去朝此方向努力,讓未來台灣高齡者達成在地老化的心願。

 

  未來,我們的社會亟需要高齡友善環境,大眾應更加了解老化,才會對高齡者有同理心並給予溫馨的對待。例如:上下公車時我們不會再嫌棄高齡者動作慢、對他們講話會自動放慢速度、社區建立高齡化無障礙空間…等,政府提供補助保健、安養等社會福利,來完成高齡者基本需求。期盼有朝一日老人家不用再驚慌失措。

 

  對於高齡者的自我肯定度可以藉由高齡教育之機會來提升,教育本質應以高齡者為中心,無論學習之內容、對象、活動、資源都須考量高齡者身心狀況與每位長者所學特性之不同。其實老人家最怕身體與頭腦不動,與世界脫節,家中親密成員應鼓勵長者走出來以學習克服老年期問題,增加自信心,提升自我價值。也給予高齡者空間可以貢獻影響力,甚至持續學習開發潛能還能重新為社會服務也是很有可能的呢!

 

  社會可以多多發展高齡產業,設計為高齡者量身打造的產品與服務,高齡產業多元化,使高齡者不會感受年老後的社會邊緣化。

 

  高齡者議題需要你我共同關心,許多老人家一輩子辛苦勞碌,身為晚輩的我們應當為他們盡心盡力,同時也是在創造未來我們的幸福終老家園。希望未來大家對高齡者的印象不再只是群居公園、插管、坐輪椅、孤苦伶仃、臥病在床。以鄰國日本之高齡照顧及服務產業為借鏡,讓台灣被忽視且複雜的老年問題能早日得到舒解,以達到老有所終之理想。  

 

  雖然人生已經不再如同盛開的花朵,但萎縮皺褶的果實才是人生的精華與智慧的結晶啊!

 

 

08.關於是否建立高危險群資料庫一事的延伸性思考

 

邱羿瑄

  由於5月21日所發生的北捷喋血案, 警政署在經過各方面檢討、會議,希望各警察局要多舉辦影響治安的演練,平時就要培養應變能力,提升警察的專業訓練,最重要的則是預防措施,協調學校加強偏差行為學生的輔導,並建立輔導對象名冊。另要加強清查轄內街友、精神病患及反社會、高危險群等,且建立資料庫,以供警察機關參考防處。

 

  而針對建立「高危險群資料庫」一事,雖然在事後警政署已經出面嚴加的駁斥並沒有這回事,但仍然出現非常大的反對聲浪。然而「高危險群資料庫」是否真的需要呢?又為什麼需要?若是需要又該如何適當的成立?想必會成為相當敏感的區塊。

 

  高危險資料庫的對象主要包括街友、精神病患、反社會人格以及認定有偏差行為的學生等高危險人口群。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過預防犯罪,降低類似鄭捷事件的發生機率。就如字面上的意義來看,這似乎是適當的、具有必要性的,但再更深層的思考,什麼樣的人會被認定為具有高度危險?而這樣的資料庫系統是否要將與戶政、健保等等相關單位做連結,那似乎又會牽扯出關於個人隱私等更多的相關問題。而另外這樣的資料庫僅止於提供警政單位嗎?若是造成更多的資料外洩,那勢必對於被列在其中的人是一種傷害。若將個人醫療資料提供給預防犯罪之用,那對於國家的民主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同樣的,如果教育單位對於學生的輔導資料,也轉為犯罪使用,那他可以說,這個輔導機制也就毀掉了

 

  再者,資料庫的建立也會伴隨著標籤化,被社會烙印化。儘管精神病患已經經過治療、偏差行為學生接受了輔導等等,想要擺脫這樣的標籤似乎還是沒那麼容易的。

 

  關於這則時事,讓我想起在2011年時,也曾傳出在健保卡上加註愛滋病患的身分別。我想,許多的事情並不是個人願意的,個人並不願成為患病者,不願意具有反社會人格,不願意成為偏差行為的孩子,更不願意被認為對這個社會是有害的。在討論建立資料庫以前,是否應當先討論,如何從更多的角度來介入,預防人格的變化,例如教育單位的輔導機制、醫療單位對於精神病患、社會對於街友等等。

 

 

09.社會學心得報告

江佩諭

  首先,要謝謝老師這學期辛勤的教導,您常掛在嘴邊的名言,常使我感到鼓舞、受益;您對於時事議題的探討與切入點之犀利,也常啟發我要以不同的思維邏輯與角度觀察生活、時事。

 

  從順民老師的評論搞,「關於從精神分裂症到思覺失調症之正名更改的延伸性思考」一文中,引發了我對於Schizophrenia,原名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與其「正名」一事的過程產生好奇。

 

  誠如老師在文章中提及,「Schizophrenia」一詞意指的是某種精神疾病,至於,該項失序的精神狀況,表現在思維層面上的障礙包括有思維速度障礙、思維形式障礙、思維控制障礙以及思維內容障礙等,而常見到的病徵則是包括幻覺、妄想及胡言亂語,嚴重者會有自毀及傷人的傾向,同時也會出現社會或職業功能退化。

 

  而將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的緣由,則來自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的好意,衛福部希望能藉此正名的活動,將全台23萬病患去烙印化、標籤化,進而期盼透過更換譯名,可以去除長久以來社會上對精神病人的偏見與錯誤認知,也給予精神病人一個健康、公平的治療與照護環境。

 

  從衛福部發出的新聞稿中得知:「為使『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作業順暢,衛生福利部各單位之積極作為如下:首先由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於103年5月21日函文通知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衛生局督導轄區內醫療院所於3個月內完成相關更換譯名作業;接續由社會及家庭署於103年5月22日函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社會局(處),於身心障礙手冊核發系統,配合更換譯名作業;中央健康保險署並於本(103)年6月12日召開之「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中將現行「精神分裂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更名為「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案。衛生福利部希冀藉由更換譯名之積極作為,以促進精神病人權益保障、充權及保護。」

 

  就以老師平常教導我們思考時事議題的方法:「究竟是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又會衍伸出什麼樣的問題?」來看,正名是要解決社會對於精神病人長久以來的偏見與錯誤認知,亦期望能給精神病人健康、公平的治療與照護環境。但由衛福部對於正名活動的執行過程來看,是否只是將標籤轉換成另一張標籤而已?對於長時間被偏見、錯誤認知的23萬精神疾病患者是否能帶來實質的幫助?實在是個值得觀察的議題。

 

  正名,只是一種象徵,甚至是一個表象,衛福部是不是能有更具體的作為,讓廣大群眾進一步了解何謂精神疾病?為什麼需要正名活動?正名活動會帶來什麼樣的正面效果?精神疾病患者是可以治癒的、他們只是病了不是瘋了等群眾無法理解面向;精神疾病患者是危險的、可怕的、暴力的等印象,是否也藉此機會一併正名、說明,讓正名賦予實質意義,進而讓群眾養成同理心,願意打開心房甚至接納。

 

 

10.關於半數國小生每周喝含糖飲料的延伸性思考讀後心得

李亮民

  吃糖最直接的聯想即是口腔保健衛生的議題,孩童成長階段,還未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加上家長疏於教導和注意,往往造成蛀牙的產生,齲齒俗稱蛀牙,是目前威脅國內學童口腔健康最嚴重的問題,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問題。

 

  衛生局強調,雖然國小學童已經學會刷牙技巧,但家長應更需積極檢視孩子是否徹底清潔,也應多注意甜食攝取後再次刷牙,並且每半年應塗氟、口腔健康檢查一次。家長隨時提醒、多一點關注,才能減少孩童口腔問題的產生。
 

  根據報導,牙醫師發現,兒童攝取含糖分高的飲料與糖果,是造成學童齲齒率居高不下的主因;另口腔衛生習慣不良,以及沒有刷牙就直接上床睡覺,都是誘發蛀牙的罪魁禍首之一。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曾水坤牙醫師指出,蛀牙形成之原因,主要是吃完食物後,沒有馬上進行潔牙的工作,導致糖分附著,在牙齒的表面發酵,使細菌大量地繁殖產生酸,造成牙齒表面的脫鈣,經年累月下來便造成蛀牙。

 

  既然已確知吃糖容易造成蛀牙,父母便要懂得如何在好吃與健康之間做正確的教導與示範,讓小朋友吃的健康,吃的快樂,又不會破壞他多采多姿快樂的童年。

 

 

11.關於青少年網路成癮近三成的延伸性思考的心得

蘇宏千

  瞭解一種疾病要從其病理入手,理解一個社會現象自然要從其生成的社會脈絡開始,但是青少年網路成癮是一種疾病還是一種社會現象呢?使用網路成癮症而非網路成癮病,網路成癮是一種不涉及藥物與化學物質的人與科技互動行為來看,網路成癮基本上是立基於社會現象中的症狀,換言之,網路成癮症的出現及命名與其所生成的社會有著密切關係。青少年上網,幫助青少年解決問題,亦需考慮將注意力先回歸到成人自己,從成人本身的反省與行動開始,成人需要學習正面理解青少年的生活與心事,試圖正面認識青少年熱衷事物中對他們有正向意義與正向價值的地方,讓社會讚許的各種行為表現起來容易更不痛苦,使青少年發現面對問題遠比逃避來得容易。

 

  除了讓網路以外的世界更安全有希望外,讓這個社會更有趣更豐富,讓青少年發現離開網路後竟然有更有趣的世界可以探索,有更大的空間可以伸展,有更值得尊敬的人們可以親近。成人需要體認,青少年的尊敬是需要身體力行贏來的,而不是憑空靠年齡學歷獲得的,網路上可以看到名人風采,卻遇不到活生生可以親身接觸擁抱的典範,青少年不愛聽教條,卻喜歡各種人生小品與心情點滴,顯示他們仍然渴望可以貼近心靈的啟發,作為可以直接碰觸擁抱青少年的成人,需要努力思考如何成為心靈啟發而不是教條規訓。資訊不等於知識,知識不同於思想,有了多元思考能力才不會變得偏執僵化,有了反思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侷限與學會謙遜,需要成人協助青少年養成,成人面對青少年需要不再只提供知識,還要教思想,這些能力仍然不是成人天生就可以擁有的,仍需成年人花上很多努力鍛鍊。

 

  教導孩子分辨網路世界與實體世界的差別,網路與實體世界的差別甚多,不論從脈絡、文化還是工具角度都有許多差別,單純地因為網路上有壞人就排斥青少年接近網路自然是個過於獨斷偏頗的選擇,因而需要用更為細緻多元的方式協助孩子分辨兩者的差異。

 

 

12.社會學心得

林佩縈

  「先有機會改變才有改變的機會」這是老師上第一堂課,說到的一句話,我覺得老師的這句話很令我省思,以我自己是學會計的,卻坐在文化教室裡,上社會學,不就是一種先改變的機會嗎?

 

  從上順民老師的課也才開始閱讀所謂的評論稿,老師在課堂中生動活潑的解說許多社會現象,我也才開始漸漸了解社會工作的樣貌,社會學使用各種研究方法 進行實證調查和批判分析,然後發展出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 為目標。從老師的評論稿中不難看出這些脈絡,使從未接觸過社會學的我,開始喜歡學習老師評論的觀點,來看待一些社會事件及新聞,畢卡索大師有說過,所有的創作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所以我也試著開始,模仿老師的用詞來寫出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在一次上完課後的小小心得,把它訴諸文字

 

  「針對博士女嫁洗車工,延伸出會計妹未婚一事,其中有諸多弔詭與迷失之處,誠然,博士女與洗車工社經地位相差懸殊,但也扣緊台灣現階段社會現象,男人需挺起胸膛、努力長進,台灣是重男輕女的社會,生男孩較多,但卻沒有夠多的博士男,來娶這個博士女,連 帶 地,卻比較多像 “ 鄭捷男性 ” 這種反社會份子,以此觀之,身為台灣的男性是否該警醒,走出啃老族、媽寶、宅男,站出來當個像樣的領袖呢?」

 

  我很同意陳楓同學的看法,「 社會學的心智特質可以幫助思考,同時建立了更成熟的想法和觀念」經過「社會學」這門課的洗禮,漸漸開始培養出一種達觀,少了些情緒的拉扯,冷靜理智的看待周遭的人、事、物,並如何有效的實施處遇,以及需要在何時設置停損點?

 

  最後,謝謝順民老師用心的為大家撰寫評論稿,雖然課程結束了,但我閱讀評讀評論稿的習慣,卻沒有結束,感謝老師辛苦的付出,用文字餵養我們這些還未成熟的社會工作者。

 

 

13.方案設計與評估心得

林書亞

  在此門專業裡,順民老師無私地傳授技巧,用心地分享經驗,公開地提供設計,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網站裡,使我們便利地嘗那腦力出的果實。從需求評估到方案策略,或說從Logo、前言、slogan,到最後的成果報告,無私地傳授,又用時事來做範例解釋,讓我對方案設計的快速建立概念,也使自己開始練習怎麼看方案、我們所執行的方案可以讓服務對象產生正向的改變嗎?在針對方案進行了解、分析和判斷,能開始思考,目標人口群真正的需要是什麼、現有的供需比例為何...等等,過去不這麼思考的習慣改變了,且養成練習由新聞報導看方案,漸漸地發現自己也有小小的進步,背後的功臣,倘若不是順民老師,就是順民老師的評論稿。

 

  說到評論稿,我想對2012「關於社工師四十三趴錄取率的迷思與弔詭」選寫心得報告:

 

  從社工師法通過,社工師應考資格認定改變至今,尚未考上社工師者,可能因為過去修習科目不足等因素需要再進修才能應考。如果於102年前尚未考上社工師,勢必面臨補修學分的問題,因此對社工而言,是無法避免的生存壓力,所以大伙兒是前仆後繼參與此一時代活動。然而,走到了103年,社工的勞動處境,低薪資、高壓力以及高身心負荷的現實情況下難以補修學分,亦是另一種困境。

 

  自從「社工師法」通過後,社工實務界、學界皆為之沸沸揚揚起來,討論的聲浪此起彼落,我所服務的中心也不能免俗地捲入其中,由於有工作要求及生存上壓力,所以陸續己有同事通過社工師試,但也有的我所知在社工領域年資非常資深者,表示無力修補不足學分,針對類似如此年資卻難以補修學分問題者,個人建議,是否可以針對擁有社會、生命歷練的社工老手,研擬一個合理縝密的標準,比照心理師特考制度,例如,社工服務連續達10年年資,通過衛福部資格審核,或目前擁有幾年的督導身分者,發下具備社工師執照應考資格「社工師執照應考資格」證明。

 

  社工師證照的取得,或許象徵著專業、加薪、自我認同、社會認可等意義;因此參與社工師考試,成為大部分社工人的必經之路。然而在一線社工直接面對服務對象的一種人群服務的專業表現,以社工師考試通過與否來鑑別,實有不足之憾,以認可工作者是否具備工作能力的證照考試,一線社工卻無法發聲,只能默默接受每一次的變革帶來的衝擊。每次社工師考試,隨著考試出題者的改變,有可能完全不同的方針與難度,社工只能接受。社工師考試做為專業鑑別是否正視到人群服務工作本身所需的人格特質、社會歷練與生命歷程等的重要性?抑或就是直白地給予無怨守候服務工作崗位上的社工們挫折、打擊與無助,只因為他們倘未取得證照?對於制度進行省思,如果社工師證照的取得如此重要,相關主管單位是否應有提供暢通的管道讓社會工作者能夠發聲?讓證照制度是真正貼近社會工作者的制度。

 

  我持著一股熱忱守候在服務的崗位上,雖然沒有多久,卻同大家一樣也是為社會認可而參加考試而進入文大社工師學分班,因家庭、工作與課業多頭忙碌而暫緩社工師準備,趁著暫緩的空檔反思,我開始認真思考參加「社工師執照」考試的動機,「專業執照」取得是社會認可的指標,但「考試領導讀書」的制度下,能測驗出多少實務功力?劃一的考試標準是否適合不同實務取向的人?通過考試領取社工師執照真的做好專業把關嗎?多元的族群、社會及個人所連動出複雜多元的問題,是否會因單一考試方式中降低解決個別獨特多元問題的能力?當然因社會工作仍有諸多限制,有待培力的專業素養會在相關問題的處遇上發現,社工也必須謙虛的承認,這需要時間與知識的累積;不過,關心生民福祉、真誠陪伴走一段路,溫暖的心,並非單一測驗能測出,所以,我同意專業能力的鑑定,但我反對簡化的考試制度。

 

  不過,說多了就容易流於抱怨。最後,想起老師這句提醒,「沒有辦法改變結構,那就改變自己」正是自己需要的心理建設;本來,在不同的場域裡實踐個人生命哲學,在生命的河流裡,其實就是甘願和選擇的問題。我欣賞和佩服進場者毅然決然勇氣,我同意「執照當作工作敲門磚」的說法,目標與理想的路途雖然還遙遠著,但身在其中的我們可以選擇以不亢不卑的態度,理直氣和地為心中的想望而接力前行,為人群服務而奮勇邁進。常聽老師這樣說:「求全不委屈、理直不氣壯、專業有彈性、用心出巧力」,慢慢有所領悟了,願從自己低落的工作情緒當中,尋找展望未來的願景藍圖,至少「要留一個夢想,讓自己想像!」老師說的真好!

 

  我選擇留在社福界繼續與一群社工伙伴為社會服務工作一同努力,不管有沒有「社工師執照」的光環,還是要立關懷生命為志業,實踐聖經中「多走一里路的愛」的屬靈原則。

 

 

Copyright © 2011 Association of Sunny Social Welfa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