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2014-03-27
關鍵字:反服貿、學生運動、公民政治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拉扯已近二周的學生反服貿占領立法院運動,是可以提供作為國人重新檢視包括學生活動、集體行為以及社會運動的一項契機,這當中亦糾結著諸多的迷思或弔詭,而有待進一步的廓清。
首先是該項運動所指涉的標地主體問題?亦即,要如何針對所謂的『服務貿易協議』以提供一種綜融性質的關照視野,就此而言,無論是支持抑或是反對、中立的多造立場,也因為少了一份言談情境的論述對話,而使得對於反服貿的表達性需求,僅是淪為單一面向的價值選擇,誠然,這其中容或有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地域的、國際的、企業資本家的以及俗民百姓的不同切入角度,但是,都僅是某種思維見解的發微,而不應該是無限上綱以成為唯我獨尊的二分法切割,以此觀之,要如何從人之己見的各自表述裡,以窺見到尊重多元和包容差異的公民德性,這一點的台灣社會,還是存在著很大的進步空間。
其次是該項運動所牽引的正當性問題?誠然,學生團體抑或是意見領袖的相關發言訴求,是否等同於台灣一地的全體住民?是否在標語口號的背後,亦進行所應該要有的說帖論述?是否在占領立院的諸多戰術性策略之外,亦有必要對於中心思想的戰略性思考有所回應、定調?以及是否針對占領立法院和後續破壞立法院和行政院的脫序行為,以還原回到運動訴求的初衷目的?准此,在這裡所顯現出來的真義除卻要如何從學生群體以擴及到所有住民,藉此思索關乎到政策規章或行政作為的公民立場外,所謂順從或是不服從,就不應該是一種彼此對峙的緊張拉鋸,而是該種的連續性關係,究竟是如何地演變並且成為一發不可收拾的相互拉扯!
再者是該項運動所激盪的名實爭辯問題,基本上,侷限於群眾運動而來的團體盲思和從眾行為,這使得任何擦槍走火的可能舉措,都是一種可以預見得到的發展後果,就此而言,毋須過度地放大諸如飲酒取樂或大放厥詞的學生個別舉措?亦毋須突顯這些菁英份子學生個人的政治信仰?亦毋須放大在混亂對陣當中所出現的不當對待?亦毋須不能見縫插針以擴大不必要之敵我式的族群對立?而是要冷靜思考:究竟我們要從這樣一場的學生運動以提升應有的文明化內含?比如學生在享有某種人身特權的同時,社會包容的底線和上限為何?太陽花運動和偷吃太陽餅,這兩者之間所應該要有的界線切割又為何?至,採取寄送餅乾、蛋糕之類的反諷手法,又要如何告示這一群新生世代所應該要共同堅守社會一把尺的底線?
最後是該項運動所必須要面對的結構性問題?誠然,學生運動掀開了台灣式民主政治的潘朵拉,對此,事件的發展,終究是會告一個段落,但是,蓋住潘朵拉盒子的同時,所謂公民政治的命題思索,依舊還是我們不能加以閃躲的變革工程,就此而言,一方面,以公民為主體的公共性關懷,除了集結的群眾活動外,有無其它深層機變的教化方式?除了服務貿易議題外,對於其它的國家事務或民眾權益,有無比例原則的關注監督?至於,架接在當前『多數必須服從少數,但,少數卻不必然尊重多數』的代議政治氛圍裡,從體制內的對峙混亂到街頭上的對戰迷亂,就不只是一線之隔,而是一種從不知、無知到以先知自居的人生浮世繪?以此觀之,癥結點就不在於何以懶人包可以成為詮釋反對服務貿易協議的主導權,而是長久下來的資訊不對稱現象,已然是少了一些探求問題真相的主動性和專業解惑的平衡性?
總之,不妨將這一場的學生運動,視為當代台灣社會蛻變所必需要面對的陣痛,只是,激情過後,這些的陣痛是否依然還是用以對抗威權主義的一種原罪,抑或已然成為引領公民政治的良善力量,就此而言,請問文明說服妳、我自己:台灣社會究竟還要陣痛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