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行動裝置版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回首頁 回上一頁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關於減招停辦之私校退場議題的延伸性思考

2013-09-19



關鍵字:私立學校、退場、利害關係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因應於少子化趨勢對於私立高、中職以及大專院校的衝擊影響,行政院規劃出所謂私校的退場機制,亦即,意圖透過增加私校退場與轉型的誘因條件,特別是可以同意將現有校地變更為商業價值高的土地,以做為退場誘因,而土地變更後,校董回饋(捐地)二至四成土地給政府後,還可領回六至八成等。

 

    基本上,處於強弩之末的私立學校,各種的經營困境,早已有所聽聞,只是,當它演變成為某種客觀的社會事實之際,那麼,任何的善後和應變,也因為盤根糾結的錯綜複雜,而徒增處理上的棘手困難,如此一來,越拖越久的骨牌效應,終究讓問題惡化成為不可收拾的發展殘局,這是因為:無論是進場或退場,都必須有它相應於生態環境、問題診斷、資源盤點以及處置對策的配套性思考,就此而言,漠視了需求評估、過程評估、結果評估的機制設計,這使得無論是當初教育市場的盲目擴充還是眼前岌岌可危的匆促退場,都少了謀定而後動的戰策略思考,以此觀之,回到根本的提問乃是:進場與退場此一不同的機轉,究竟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及其所可能的衍生性問題又為何?

 

    誠然,相較於「進場」時所標舉的追求獲利點,那麼,「退場」之際所要被突顯的停損點,這兩者之間就不應該是一種對峙性的相互拉扯,而是要如何擴及到包括學生、家長、學校、董事會、教職行政人員、教育當局、企業雇主乃甚至於整個社會在內之利害與利益的共生關係(stakeholders),以進行不同界面、層級、範疇、內涵的探究討論;連帶地,即使已經是研擬出包含學生數不滿三千人且近兩年新生註冊率不滿六成、評鑑太差、積欠薪資半年以上以及違法等四種的預警指標和退場機制,但是,攸關到任何輔導改善或停辦的權宜措施,都已然是冰凍三尺的積累作用,因此,滾動而來的衝擊影響,這也是問題的針砭所在。

 

    畢竟,從減招、併班、停辦、撤校到退場,要如何從此一連續性的惡化關係,以思索學生的受教權和學校人員的工作權,而非只是要如何提供不同的獎勵誘因,藉此達到私校經營者願意撤出退場的消極目的。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乃是:學校之於「教育」的本質、性質和體質為何?完全競爭、部份競爭、壟斷、寡占的生存態勢?商品化、準商品化抑或是去商品化的屬性功能?外部性、內部性的成本、效能?以及優勝劣敗還是受教權益的干預介入?

 

    就此而言,無論是變賣學校的設備與不動產或是轉型為社福單位或文教機構,作為一種財團法人的學校,究竟是不得有任何的營利行為(not-profit)或是可以允許存在某些的商業行為(non-profit),對此,與相與關聯之教育類非營利組織的概念內涵,是有它重新廓清修法的必要!畢竟,不同的時空脈絡環境,這使得同樣的興學教育,背後所牽動的時代環境、國家競爭、人口變遷、政策定位、經營模式和生存策略,是要有不同風險的危機控管,對此,各種善後的處遇計劃,實有加速進行的必要。
 

    總之,事情發展至此,冰山一角所觸動和誘發的後座力,自然是不容小觑,對此,要如何從經營效率不彰的私立學校到績效操作的優質私校?要如何從盈虧自付的私立學校到制度保護的國立學校,以進行一體適用的體質診斷?要如何從教育事業轉型到文教或社福事業,以建置不同的風險評估和避險機制?連帶地,更要對於擺盪在福利與營利以及利益與利潤之間,以思辨從進場到退場而來的經營心態和社會責任?

Copyright © 2011 Association of Sunny Social Welfa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