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2010-06-16
關鍵字:馬英九總統、福利安國、社會安全
馬英九總統在其就職2週年的記者會裡揭示了「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的六大主張,藉此打造出未來的『黃金十年』,這當中關於「福利安國」的社會安全願景與挑戰,是有它嚴肅提問的必要,其相與關聯的延伸性思考包括有:
首先,馬總統所揭示包括「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的六大主張,固然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不過,六大主張本 身還是有它階段性、過程性、連續性以及歷程性的實質操作意義,畢竟,『黃金十年』的構思藍圖,已然是一項同時糾結政治、經濟、科技、社會、人文與生態的複 雜概念,至於,從直接到間接、從島內到兩岸、從證經到其它、從立即作為到中長程規劃、以及從自力自為到合縱連橫等等而來的多樣與深邃性,卻也說明了『黃金 十年』之於從大系統、巨視系統、中間系統到微視系統所可能產生的牽動影響和拉扯關係,自當是需要有分階、分程、分段、分類、分級以及分層的套配作為。准 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就不全然只是對於馬總統揭示談話的二度詮釋和各自表述,而是政府相關的權責單位有無據以提出相與對應的政策說貼、行動綱領、方案計劃 和策進作為,特別是針對政見、政策、政事到政務之間的可能落差;連帶地,總統就職2週年的記者會,除卻消極性的新聞事件行銷,亦直指出來對於觀念充權、機 會教育以及向人民報告的政策行銷,還是有它施展的進步空間,畢竟,時空環境脈絡的改變,點明出來要如何隨著台灣地區社會安全發展圖像的蛻變(見表1),以 找出其間變與不變的運作法原及其的因應措施。
表1:台灣地區社會安全發展圖像一覽表
發展指標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人口數:千人 | 22,770 | 22,877 | 22,958 | 23,037 | 23,120 |
性比例:% | 103.16 | 102,72 | 102.28 | 101.89 | 101.34 |
每戶人口數:人 | 3.12 | 3.09 | 3.06 | 3.01 | 2.96 |
65歲占總人口比:% | 9.74 | 10.00 | 10.21 | 10.43 | 10.63 |
老化指數:% | 52.05 | 55.17 | 58.13 | 61.51 | 65.05 |
新生人口:人 | 205,854 | 204,459 | 204,414 | 198,733 | 191,310 |
粗結婚率:% | 6.21 | 6.25 | 5.89 | 6.73 | 5.07 |
原住民占總人:% | 2.05 | 20.8 | 2.11 | 2.15 | 2.19 |
大陸港澳配偶:人 | 233,697 | 249,118 | 262,421 | 274,173 | 285,793 |
外籍配偶:人 | 130,899 | 134,086 | 136,617 | 139,248 | 143,702 |
低收入戶占總戶數:% | 1.16 | 1.22 | 1.21 | 1.22 | 1.35 |
低收入人數占總人數:% | 0.93 | 0.95 | 0.96 | 0.97 | 1.11 |
身障占總人口數:% | 4.12 | 4.29 | 4.45 | 4.52 | 4.63 |
家暴通報數:件 | 62,310 | 66,635 | 72,606 | 79,874 | 89,253 |
資料來源: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搜尋日期2010.06.14)。
其次,落實在工具範疇裡,那麼,『黃金十年』的願景之所以可行以及可以被實現,相當程度上,也應該是要建基在含蓋生態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 源盤點、對應策略以及績效管理的論述架構,就此而言,關乎到意識形態、政策綱領、法案研修的戰略層次以及涉及到業務協調、服務整合的戰術層次,在在都有它 深究、探討的必要;再則,即使是限縮在「福利安國」的界面上,但是,一方面要如何從就業安全、經濟安全、健康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跨境安全、區域安 全以迄於全球安全,從而思索彼此之間可能的貫通和落差;另一方面則是要如何針對服務人口(像是兒童、婦女、老人、少年、身障或其它)的對象之間、對象之內 以及服務作為(諸如兒童福利、婦女福利、老人福利、少年福利、身障福利或其它)的項目之間和項目之內,以就資源的開發、配置、運用和整合,來提出通盤性的 規劃、檢討。
表2:老年人口與身障人口比率情形
年度別 | 戶籍人口登記數 | 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 | 身心障礙者占總人口比率 |
---|---|---|---|
1999年底 | 22,092,387 | 8.44 | 2.94 |
2000年底 | 22,276,672 | 8.62 | 3.19 |
2001年底 | 22,405,568 | 8.81 | 3.37 |
2002年底 | 22,520,776 | 9.02 | 3.69 |
2003年底 | 22,604,550 | 9.24 | 3.81 |
2004年底 | 22,689,122 | 9.48 | 4.01 |
2005年底 | 22,770,383 | 9.74 | 4.12 |
2006年底 | 22,876,527 | 10.00 | 4.29 |
2007年底 | 22,958,360 | 10.21 | 4.45 |
2008年底 | 23,037,031 | 10.43 | 4.52 |
2009年底 | 23,119,772 | 10.63 | 4.63 |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通報,2010。
連帶地,誠屬於個體層次的單點式福利(比如身障者或高齡長者)要如何與其集體層次的套餐式福利(比如殘障老年化抑或是老人殘障化)以及整體層次的全 餐式福利(比如長期照護需求的身障家庭抑或是整個老化社會),有效且緊密的鑲嵌在一起,藉以思謀一套讓家庭得以順利運行的社區照顧模式,不僅是可行的而且 是穩健的,對此,從當代台灣社會關於「家庭」之組成、結構、形式、內含、功能等等的屬性特徵,不難窺見到在諸如生育率、年齡分佈、扶養比、扶老比、扶幼比 以及家庭的生財能力,說明了「家庭」本身在其從量變到質變的蛻化過程當中,此一隱含著易受傷害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見表3),應該是 要被優先看顧的標地對象。准此,『福利』之於『安國』的命題思考,即使是勢在必行,但是,優先順序、比例原則、實質正義以及非預期性的衝擊影響,也是需要 更為縝密的建制作業。
表3:當代台灣地區的家庭發展圖像
觀察指標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平均餘命:歲 男性 女性 |
77.48 74.68 80.75 |
77.42 74.50 80.80 |
77.90 74.86 81.26 |
78.38 75.46 81.55 |
78.57 75.59 81.94 |
78.97 75.88 82.46 |
育齡婦女生育率:0/00 | 1,180 | 1,115 | 1,115 | 1,100 | 1,050 | 1,050 |
出生登記人數:人 | 216,419 | 205,854 | 204,459 | 204,414 | 198,733 | 191,310 |
性比例:% | 110.57 | 109.04 | 109.65 | 109.62 | 109.64 | 108.3 |
非婚生占出生率:% | 3.64 | 4.01 | 4.19 | 4.39 | 4.12 | 3.91 |
生母為大陸、港澳或外國籍比:% | 13.25 | 12.88 | 11.69 | 10.23 | 9.60 | 8.68 |
0-11歲兒童口占總人口比例:% | 15.05 | 14.47 | 13.88 | 13.32 | 12.75 | 12.19 |
12-17歲少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 8.51 | 8.56 | 8.44 | 8.47 | 8.38 | 8.49 |
年齡分配 0-14歲:% 65歲以上:% |
19.34 9.48 |
18.70 9.74 |
18.12 10.00 |
17.56 10.21 |
16.95 10.43 |
16.34 10.62 |
扶養比:% | 40.48 | 39.74 | 39.12 | 38.43 | 37.70 | 36.93 |
扶幼比:% | 27.16 | 26.14 | 25.12 | 24.30 | 23.34 | 22.38 |
扶老比:% | 13.31 | 13.60 | 13.91 | 14.13 | 14.36 | 14.56 |
年老化指數:﹪ | 49.02 | 52.05 | 55.17 | 58.13 | 61.51 | 65.05 |
獨居老人人數:人 | 48,171 | 47,469 | 48,561 | 48,666 | 47,943 | 49,399 |
女性總人口數:人 女性占總人口比率:% |
11,147,573 49.13 |
11,207,943 49.22 |
11,284,820 49.33 |
11,349,593 49.44 |
11,410,680 49.53 |
11,483,038 49.67 |
女性老年總人口數:人 女性老年占老年人口比率:% |
1,066,979 49.62 |
1,111,382 50.13 |
1,157,119 50.60 |
1,197,028 51.09 |
1,236,873 51.48 |
1,273,500 51.86 |
低收入戶數:戶 低收入人數:人 |
82,783 204,216 |
84,823 211,292 |
89,900 218,166 |
90,682 220,990 |
93,032 223,697 |
105,265 256,342 |
平均每戶人口數:人 | 3.12 | 3.09 | 3.06 | 3.06 | 3.01 | 2.96 |
身心障礙人口數:人 | 908,719 | 937,944 | 981,015 | 1,020,760 | 1,040,585 | 1,071,073 |
特殊境遇婦女總人數:人 | -- | -- | 9,833 | 10,283 | 12,080 | 18,776 |
家暴事件通報:件次 | -- | 66,080 | 70,842 | 76,755 | 84,195 | 94,927 |
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 | 336,483 | 364,596 | 383,204 | 399,038 | 413,421 | 429,495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網站、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站。
總之,究竟是『福利』能夠『安國』還是『安國』之後『福利』才得以有所可能,其所指陳出來的乃是:這兩者彼此之間的選擇性親近關係,一方面彰顯了關 乎到『福利』的改造工程,確實是有它回應於行為管制而來的各種變革要求,但是,『福利』既不可能憑空出現,斷然也不是一手就能托天的,如此一來,卻也突顯 出來涉及到『安國』而來的結構管制工程,更是一項劍及履及的迫切工程。准此,兩岸互動環境和平、民主政治環境成熟、科技創新環境卓越、經濟投資環境穩定、 人文社會環境融合以及自然生態環境保育,其所對應出來的「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是有它論述的正當與重要性,畢 竟,從國際金融風暴、富士康自殺魔咒、從松山到虹橋、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定、五都年底選舉、失業集體事實、貧富階層化、長期照護需求、性 別嚴重失衡、離婚率增高、家庭暴力層出、少年偏差行為以迄於治安問題亮紅燈,「福利─安國─福利安國-安國福利」以及「福利─安個人─安家庭─安社區─安 社會─安國家-安兩岸-安全球」,還是有它所要面對的鴻溝與障礙!!
最後,福利安國的社會安全願景與挑戰,就其所觸及到(一)福利安國的社會安全願景,應包括那些重要的制度建構?(二)福利安國的政策規劃可能面臨到 那些障礙與困難?以及(三)福利安國的政策願景,應具實考量到那些重要配套或因應措施?點明出來的是:關乎到「福利安國vs.安國福利」的議題現象,也有 要針對從理念、政策、立法、制度到服務;從人口、經濟、財政、政治到其它;從權宜手段到終極目的;從實踐過程到發展結果;以及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等等的命 題思考,來做更進一步的廓清!!
表4:馬總統就職2週年的記者會內容摘要
|
---|
資料來源:總統府網站(搜尋日期201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