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行動裝置版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回首頁 回上一頁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關於助妳好孕三年花69億的延伸性思考

2013-05-06



關鍵字:助妳好孕、福利津貼、服務資源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台北市政府的「助妳好孕」專案業已屆滿三年,以去年(2012年)為例台北市全年的新生兒出生人數,已經達到二萬九千四百九十八人,這比實施「助妳好孕」專案之前,增加了59.2%,至於,2010年及2012年連續兩年,台北市的出生率更是為居五都之最,准此,關於「助妳好孕」的專案措施是有它延伸性思考的必要。

 

    基本上,「助妳好孕」專案的規劃內容包括一次20,000元的生育獎勵以及每個月2,500的育兒津貼,三年下來合計發放五萬八千多人及其金額為十一億七千多萬元的生育獎勵;以及十一萬多名兒童受惠及其補助金額達四十八億多元的育兒津貼,倘若是再加上五歲免學費補助有九萬九千多名兒童受惠及其補助七億多元,那麼,共計所累積經費已經是高達六十九億多元,對此,還原回到需求評估、過程評估與結果評估之整體效益評估的基本提問,那麼,針對「助妳好孕」而來的思索課題包括有:

 

    首先,「助妳好孕」的財政來源係指市府的經費預算,這當中並沒有權利、義務的相對性關係,所實有的盡是藉由身份評估的資格確認,藉此達到好康獲得免費福利的雨露均霑效果,然而,無論是對象之間到對象之內抑或是項目之間到項目之內,何故要以嬰幼兒為其標定的人口族群?只是為了搶搭龍年效應?有無考量到財政經費的資源排擠效應?以及透過現金給付的運用手段,又要如何回應於『婚-生-教-養-衛』的整體性觀照,就此而言,對照於「助妳好孕」的規範性需求,那麼,幼兒家長們希望台北市政府可以提供更為友善之育兒環境的表達性需求,這兩者之間的貫通和落差,將會是社會福利行政重要的治理課題。

 

    連帶地,包括生育獎勵和育兒津貼在內的福利津貼性質,有無進一步訴諸社會保險性質、社會救助性質以及福利服務性質而來的整全多層討論,換言之,糾結在自助、互助、他助、無助、協助、扶助與濟助的運作機制;以及從現金給付、方案項目擴及到服務連結的運作手段,那麼,無論是生育獎勵或育兒津貼,理應是要將個體範疇的嬰幼兒或產婦、集體範疇的婦幼以及整體範疇的家人照顧,串聯成為一種通盤性的安全守護體系。

 

    就此而言,「助妳好孕」是否宜由地方政府還原回到中央政府?從補助嬰幼兒、產婦回歸到協助家戶?而標舉友善生活環境所潛藏加諸在婦孺身上的制度性障礙與社會性排除又為何?以及有無關乎到「助妳好孕」專案的政策性評估?亦即,究竟「助妳好孕」專案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問題得以解決到什麼程度?可能會出現的衍生問題?及其方案本身的前瞻性?特別是鎖定都會型態所設計的獎勵和津貼措施,一方面將會造成持續惡化的階層化效應,至於,在追求增加新生嬰兒的量化思維底下,人口結構的質化問題,亦有它嚴肅看待的必要。

 

 

    總之,因應於龍年生龍子與龍女的文化性期待,這使得量身訂製的「助妳好孕」專案,是有它一定程度的催化效果,只不過,在達致政策性目標之餘,要如何從政策性福利以提升到福利性政策的理性評估,那麼,「助妳好孕」的個別行徑,背後所糾結的卻是從結婚、試婚、未婚、再婚等的婚配狀況;從主流到非典型的家庭型態;從規範性到自覺性的需求落差;從生育到養育和教育的連續性關係以及從公共照顧到父母責任以及家庭負荷的支持網絡等等的變遷課題,就此而言,「助妳好孕」專案所相與對應的解套和配套又為何?

 

 

Copyright © 2011 Association of Sunny Social Welfa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