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2012-10-06
關鍵字:平均餘命、自然增加、人口結構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2011年台閩地區的簡易生命表業已出爐,相關的發現結果包括有:
首先,在零歲平均餘命方面:2011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為79.15歲,這其中男性為75.96歲,女性為82.63歲,相較於2010年減少0.03歲(男性減少0.17歲、女性增加0.08歲),要加以說明的是:2011年男性零歲平均餘命減幅較大,主要係因男性死亡人數的大幅增加(增4,833 人或增5.42%)以致於拉升死亡率影響所致;其次,在五個直轄市的零歲平均餘命方面:就2011年兩性零歲平均餘命言,這當中係以台北市82.70歲最高、新北市80.46歲居次,高雄市之77.97歲最低,倘若是就男性零歲平均餘命來看,那麼,還是以台北市之80.18歲最高、高雄市之74.92歲最低;就女性零歲平均餘命而言,亦以台北市之85.25歲最高,高雄市之81.35歲最低,總之,五個直轄市在兩性、男性及女性零歲平均餘命,皆呈現自北而南依序遞減的情形,而此一直轄市相互之間的零歲平均餘命差異情形,其所指涉出來的無非是長久以來資源階層不斷落差深化的區域不平等。
再則,在台灣省各縣市之零歲平均餘命方面,就2011年不同縣市兩性之零歲平均餘命觀察,這其中乃是以新竹市的80.45歲最高(男性77.36歲,女性83.75歲);而以台東縣的74.36歲最低(男性70.64歲,女性79.05歲);花蓮縣75.70歲次低(男性72.17歲,女性79.90歲),值得留意的是;台東縣、花蓮縣與全體國民之零歲平均餘命差距雖然是較往年呈持續縮小趨勢,但是,仍然還是顯現出來台東、花蓮偏遠地區受其人口結構、地理環境及生活習慣之影響,而導致平均餘命相對較低,以此觀之,資源優渥與羸弱的各自發展態勢,彼此之間的擴大效應仍然持續在進行;至於,在國際比較方面,2011年我國國民的兩性零歲平均餘命,與世界主要國家比較,較美國高出1歲,比歐洲先進國家約低1至 3歲,如果是進一步跟亞洲鄰近國家比較的話,則是高於中國大陸、馬來西亞、菲律賓,但惟低於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國,這多少顯示經社條件的開發水準,的確是會影響到男、女兩性的零歲平均餘命,只是,亦需進一步地考量到一國之內不同區域各自的發展情形。
最後,上述的經驗現象,是有它進一步深究的論述意義,比如說:依據戶籍登記人口資料而來的簡易生命表,雖然有來自於性別和縣市別之零歲平均餘命的對照性比較,但是,因為醫療設施、公衛水準所導致生存數、死亡數之間的拉扯效應,在回應於整體社會變遷的同時,關乎到這一波2011年男性零歲平均餘命較大的減幅現象,是否也隱含男性人口族群某種健康自主或身心安全的管理失靈問題,畢竟,自然增減一事,是有個體、家庭以及整體之不同的反思意義;至於,縣市與區域之間由來已久的階層深化甚至於惡化情形,早已有其根深蒂固的發展歷程,以此觀之,關於我國國民零歲平均餘命略降一事,實則直指的是從健康不安全、就業不安全、經濟不安全、社會不安全等等的不平等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