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行動裝置版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回首頁 回上一頁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關於年輕世代高失業現象的延伸性思考

2012-04-11



關鍵字:失業、經濟安全、青年就業

  詭譎多變的時局,多少增添了對於工作人口勞動議題的探究、討論,這其中特別是關乎到新生世代青年的高失業現象。

  基本上,我們可以從去年(2011年)人力資源的運用情形,一窺台灣地區與勞動議題相關的變化樣貌,這其中單就國內經濟成長率為4.04%、年平均的就業人數有1,070 萬9 千人以及平均失業率為4.39%等等的客觀事實,均較往年的表現為優來看,多少顯示出來台灣勞動市場的穩定成長及其失業情勢的持續改善,只是,該項『內弛外張』的勞動樣態,似乎也忽略了背後所可能潛藏的發展性危機,比如說:2011 年平均勞動力較2010年增加1.17%,而平均勞動力參與率亦上升0.10 個百分點,這其中又以25~44 歲年齡者上升0.84 個百分點最多,對此,屬於主力性質的年輕工作人口,突顯勞動力參與增加之際,亦直指勞動型態、薪資水準、制度保障等等結構性探究的必要性;至於,就其年齡結構來看,係以25~34 歲年齡者上升1.53 個百分點最多,而45~54 歲年齡者亦升0.88 個百分點居次,一方面是因為研究所畢業的推力以及中高年齡可能的提早離退使然,但是,包括行業別、職業別、從業身份別、性別、教育程度別、失業週數別以及地理區域別等等不同的生態環境,亦點明了即使是鎖定不同年齡層及其就業情形,也要有分殊的論述解讀。

 

表1:各年齡別之勞動力參與情形

年度別

總計

15-24歲

25-44歲

45-64歲

65歲以上

25-34歲

35-44歲

45-54歲

55-64歲

2007年

58.25

31.10

83.41

84.53

82.29

60.55

70.83

43.00

8.13

2008年

58.28

30.17

83.81

84.89

82.69

60.83

71.33

43.67

8.10

2009年

57.90

28.62

84.19

85.50

82.82

60.25

71.26

43.12

8.05

2010年

58.07

28.78

84.72

86.00

83.37

60.31

71.77

43.54

8.19

2011年

58.17

28.56

85.56

87.53

83.52

60.36

72.65

43.60

7.93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

 

  至於,在失業狀況部份,2011 年平均失業人數較2011年減少8 萬6 千人,而平均失業率亦下降0.82 個百分點,這其中又以男性、25~44 歲年齡者與國中及以下程度者降幅較大,只是,該種『內冷外熱』的發展樣態,如果是架接在初次尋職、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對原有工作不滿意、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等失業原因,那麼,關於失業作為一項客觀事實的預期性與非預期性發展後果(intended & unintended consequences),還是有它詳實細究的必要;連帶地,扣緊失業率,2011 年的平均失業率為4.39%,較2010年下降0.82 個百分點,這其中男性為4.71%,較上年下降1.09 個百分點,而女性則為3.96%,亦下降0.49 個百分點。

 

表2:各年齡別之失業率情形

年度別

總計

男性

女性

15-24歲

25-44歲

45-64歲

2007年

3.91

4.05

3.72

10.65

3.86

2.24

2008年

4.14

4.39

3.83

11.81

4.02

2.54

2009年

5.85

6.53

4.96

14.49

5.93

3,90

2010年

5.21

5.80

  4.45

13.09

5.35

3.39

2011年

4.39

4.71

3.96

12.47

4.46

2.64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

 

  不過,要加以留意的是:按年齡層觀察的話,係以15~24 歲年齡者的失業率12.47%最高,主要乃是因為青少年處於工作初期或調適階段,工作異動較為頻繁所致;相形之下的25~44 歲年齡者失業率則為4.46%次之,下降0.89 個百分點以及45~64 歲年齡者失業率為2.64%亦下降0.75 個百分點,對此,除了深究不同年齡層的就業穩定情形外,各自從尋職、工作、失業到職場漂流;從意願問題、能力問題到結構性限制問題;從工作能力、工作機會、工作收入、工作穩定到工作願景;以及從道德性失業、經常性失業、磨擦性失業、季節性失業、循環性失業到結構性失業等等的綜融性討論,還是有它加以廓清的必要。

  准此,15-24歲此一年齡組的失業率,惡化情形雖然已經是漸趨緩和,但是,如果是就其原因、過程與結果而來的串聯性思考,那麼,對於新生世代的高失業現象,還是不能等閒視之,畢竟,該一年齡組,一方面還是處於享有社會特權的標定人口族群,因此,是否有燃眉之急般非得自力救濟而拼命尋職不可?還是相對羸弱的人力資本以致於衝擊到市場競爭的對戰籌碼?抑或是硬底子的基本功不夠紮實,以及包括自我概念、人格特質、社會經驗、人生歷練抑或是心靈結構的軟實力,在在有它進一步增補的必要?就此而言,現行對於新生世代職業重建的改造工程方案,實則有其從需求評估、過程評估、結果評估到效益評估的績效管理機制;從家庭、學校、職場到社會的不同處境氛圍;從教育、勞動、社福到其它的照顧管理設計;從業界市場、政府機關到學術研發的夥伴共生關係;從教育、培訓、考照、聘用到推廣的鑲嵌性規劃;從職前、在職到職後的連貫性銜接;從分階、分段、分層、分級、分時到分程的整全多層建置;以及從生命周期、生命事件到生命歷程等等的通盤性檢討。

 

表3:勞委會青年人才培訓深耕方案一覽表

<雙軌訓練旗艦計畫>

本計畫與教育部所訂學制接軌,針對國中畢業最缺乏職業能力(含知識能力、職業知能及技能)之青少年,由學校進行學科教育,事業單位負責工作崗位訓練,培訓理論與實務兼備及契合企業需求之優質專業技術人力,訓練期間最短3年、最長可達7年。青年結訓後除取得高職、二專、四技或二技文憑,並可豐富工作經驗,提升其就業能力。

產學訓合作訓練

運用高職及大專學制,彈性實施教育及訓練。由職訓中心提供專業技術養成訓練讓青少年免費參訓,學員於日間、夜間或例假日持續接受一般學科教育,並安排日間至事業單位實習。訓練期間最短4年、最長7年,訓練後期由事業單位正式僱用。

<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劃>

針對具有基礎知識能力,但缺乏職業知能之在校大專校院學生,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引進業界專業人士開設業界實務課程、辦理職涯相關教育及職場參訪或短期見習。各校規劃學程期間最長2年,在校學生於畢業前2年即得參加,以促進大專青年培養共通核心職能、跨領域能力、職涯規劃能力及實務經驗。同時,受補助學校於學生畢業前,應給予職涯諮商及輔導,對於未能即時就業之學生,協助推介就業或轉介至各區職訓中心接受青年就業旗艦計畫之訓練課程。

<青年就業旗艦計畫>

針對具有較高知識能力及基礎職業知能,但缺乏工作經驗或專業技能者,透過「接軌型」、「扎根型」、「成長型」等訓練,由職訓中心結合內部資源、外部資源及用人單位需求,共同規劃技能訓練、職涯輔導及工作崗位訓練。
1.「接軌型」:由具用人需求單位辦理之工作崗位訓練。

2.「扎根型」:由職訓自辦實體專班訓練,並與有意願辦理工作崗位訓練之訓練單位共同規劃工作崗位訓練課程,受訓青年結訓後由工作崗位訓練單位優先僱用。

3.「成長型」:由二家以上訓練單位依據產業用人需求共同規劃辦理實體專班

訓練與工作崗位訓練,受訓青年結訓後由工作崗位訓練單位優先僱用。

資料來源:勞委會職訓局網站。

 

  總之,面對當前新生世代青年的高失業現象,相關的權責單位已經有其應有的策進作為(像是「協助大專校院提升青年就業力計畫」、「經濟弱勢青年工讀計畫」、「青年就業讚計畫」等),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當中亦已隱含某種的發展性危機,畢竟,關乎到勞動市場和勞動力參與的客觀環境以及個人條件和誘因動力的主觀認知,在彼此兩造的拉扯之間,形塑出來的是新生世代之於非典型、非主流以及非常態的勞動就業型態,只是,限縮在消極性作為的合作訓練、就業促進、職場體驗、就業媒合、創業服務抑或是失業給付等,長期下來,新生世代身上所潛伏的卻是一種看不到人生願景以及失去打拚勇氣的認知心態,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對此,關於青年就業的政策定位、法令統制、業務整合、服務協調、方案措施以及績效管理,在在都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Copyright © 2011 Association of Sunny Social Welfa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