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行動裝置版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回首頁 回上一頁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嚴肅看待長照家庭的身心負荷及其相與關聯的配套措施

2011-11-29



關鍵字:長期照顧、家庭、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王順民

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

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長期照顧身心疲】

 

    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照顧身心障礙及老人的家屬發現到:這些被照顧者平均照顧年為數十年,每天平均照顧為14小時,至於,提供照顧的家人則是有高達八成每天無法連續睡眠超過四小時,據此推估全國將有超過57萬的照顧者隨時是處於警醒的狀態,如此一來,身心交瘁自然是不在話下,而這也使得關乎到長照家庭的身心負荷及其相與關聯的配套措施,是有它嚴肅看待的必要。

    首先,從總體層面來看,推估在全國需要接受照顧的當事者,約有72萬是由家人提供,另外的19萬則是直接聘僱外籍看護,至於,作為民眾最終父母的政府則是僅僅提供家庭照顧者一年14至21天的喘息服務,折算的結果是平均一個月僅9至14小時,這跟一般正常勞動型態所訴求的周休一日的最低上限,遠遠不如,就此而言,呼籲政府藉此提供「換手人力」服務的訴求,除了點明出來長照議題已然是蛻變成為一項兼具集體意含的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外,要如何正視此一非典型勞動而來工作界分,這才是問題真義之所在。

    誠然,對於家中長者或身障者所提供的長期照顧工作,實則要去廓清的是關於公領域(public sphere)與私領域(private sphere)彼此之間的分界,這是因為:倘若教養、生養與扶養是人之常情,那麼,逕至將所有的照顧責任,委由家人或親人來直接面對,該種包山包海的一手托天,除了未能提升台灣作為福利國家所應該要有的文明化內涵外,各種預期與非預期性的成本後果,更會是一項尾大不掉的公共議題;至於,跨越到公共領域而來的是在履行公供照顧的法定福利,又要如何在保險手段、津貼手段以及福利服務手段,三者之間謀求一個適切的平衡點,就此而言,對於長照議題的訴求行動,理應是拉高到戰略範疇的論述思考,亦即,要如何藉由照顧管理的機制設計,以思考結構性解套的可能出路。

    至於,從微視層面出發,那麼,長期負荷的人身需求,實則所碰觸到還是『家庭』的主體性,對此,在概念上,關於『家庭』的組成、型態、內含、功能,已經是隨著社會變遷而產生極大的改變,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家戶人口數之「量變」及其支持能力與能耐之「質變」,均產生微妙的改變;連帶地,相應於這種舖天蓋地而來的演變及其照顧人力上的吃緊,針對此一人力增補的空窗期,更是教那些的長照家庭,必須要咬緊牙關以面對情境越來越險峻的照顧負擔,終究,等待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出現,藉以卸下照顧負荷的道德指稱,只是,徒留下來的還是對於『久病無孝子』的文化性想像,畢竟,『家有一老與一殘、會有一倒與一垮』,其所要超越的是從為人子、為親職以及為手足而來的照護責任,倘若:當家人一肩挑起照顧之責的同時,誰又來守護漸行羸弱的家庭?連帶地,長照現象而來的也會是性別議題、資財能力議題的階層深化課題,就此而言,長期照顧的運作、管理與建制,是需要通盤性的檢視。

    總之,之於長期、照顧與長期照顧而來的是親職角色裡諸多的身心壓力,至於,對於該種另類的工作型態,那麼,限縮在家庭私密領域的家人照顧,是否也得以在經濟安全、喘息服務、情緒勞動以及專業支持上,有其一套相與伴隨的陪同機制;連帶地,擺盪在家人照顧、親屬照顧、看護照顧、機構照顧以及專業照顧之間,卻也是一套讓庭得以穩健運作的服務網絡和照顧體系,是否建置完成,更具體地說,誰來照顧『家庭』!?

Copyright © 2011 Association of Sunny Social Welfa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