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行動裝置版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回首頁 回上一頁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因應性比例之性別失衡而來的延伸性思考

2011-11-09



關鍵字:性比例、性別失衡、高齡少子女化

王順民

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

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報載主計處公布去年(201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的統計結果,發現:台灣這10年下來,人口成長方面已經呈現逐漸緩慢的發展趨勢,而平均年成長率甚至於只剩下0.4%,至於,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多重問題亦於日趨嚴重,特別是在全台人口裡,女性占50.1%、男性占49.9%,女性人數首度高於男性,亦即,女男性比例而來的性別失衡,預伏著某種的發展危機。

    誠然,10年之間台灣地區趨於緩慢的人口成長,特別是幼年人口在10年內一舉減少超過百萬人,而對照之下的老年人口卻是增加56萬人,這一來一往之間的少子化及高齡化的事實現象,越來越是明顯,對此,高齡少子化的議題現象,的確是一項需要提升到國家安全層級的公共事務,只是,在若干基本命題尚未獲得釐清之際,對於高齡少子女化問題的各種解套,將只會陷入治絲益紛的泥淖裡,這是因為:

    首先還是必須要將高齡少子女化的議題現象區分成「高齡化」以及「少子女化」兩種不同的分屬概念,畢竟,一方面越活越久的高齡化現象,其所觸動的就不單單只是長者本身的高齡化情形,事實上,此一偏屬於生理範疇的老化情形,亦進一步擴及到諸如老障家庭或是長期照護家庭而來的社會成本(social cost),就此而言,當前對於少子女化議題的解決對策,這對於高齡化現象而來之安養負擔的紓困效果,還是鳳毛麟角般的不可企求。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除了正視高齡化以及少子女化相與結合的加乘效應外,面對此一拉扯之間的人口海嘯事實,一碼歸一碼及其一關卡一關的牽絆互動,自當是需要整全層的對應性思考,否則,關乎到生與死的人生兩大事,兩者之間的距離已經是不斷地拉大乃甚至於到了無法修補的地步。

    其次,即使是聚焦在生之蛹的「少子女化」面向,但是,對於「少子女化」的議題思辨,理應是要更加詳實、縝密,這是因為:糾結在「少子女化」的客觀事實,要如何更進一步地拆解從不婚、遲婚、晚婚、恐婚到懼婚而來的意願問題、能力問題以及結構性問題的概念意義,這多少點明了「少子女化」一事,不在於究竟是希望少生或是期待要多生,而是要如何從無突破到有以及從少生到較多生抑或是更多生的動態性與延續性關係內涵;連帶地,從新生人口到父母家庭以迄於國家社會,此一生態環境的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源盤點與策進作為,突顯了「少子女化」本身所應該要有包括微視層次、中介層次、巨視層次在內的戰略性思考。

    最後,在30-34歲年齡組的常住人口方面,女性多於男性的人口事實,指陳出來的是生養負擔已然是從過去工作人口(15-64歲)之於依賴人口(未滿15歲以及65歲以上)的年齡層,進一步地轉化成為從男人到女人之性別而來的負荷壓力,換言之,性別變數取代了年齡層變數的論述真義乃是在於家庭本身的支持能量、能力與能耐,已經是產生實質性的變化;連帶地,要如何思索之於男性的工作移民以及之於外籍女性的婚姻移民的弔詭現象,那麼,過去慣於將「教育」、「婚姻」以及「工作」脫勾的處遇方式,的確是有它重新思考的必要,畢竟,上述三者彼此之間的斷裂,這使得關於從生育、養育到扶育的議題思索,由於忽略了之前之父母兩造的「教育」以及之後之父母任何一造的「工作」的貫通與鑲嵌意義,如此一來,任何的福利措施,自然還是無法抵擋赤裸裸人性誘因的結構性限制。

    准此,面對少子化的國家安全議題,理應加以思索的是:究竟要如何將「教育」、「婚姻」以及「工作」統整成為一種三合一的配套措施,以此觀之,現行的生育政策和獎勵措施及其必要的策進作為,都有它重新審視的需要!

Copyright © 2011 Association of Sunny Social Welfa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