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行動裝置版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回首頁 回上一頁

查看時事現象與晴天觀點

擺盪在絕對剝奪與相對貧窮之間的豪宅稅課徵問題

2010-03-06



關鍵字:豪宅稅、稀有財、社會移轉

  報載台北市最快將從明年(2011年)起正式開徵所謂的豪宅房屋稅,至於,對於豪宅的認定標準會是以「棟」作為認定單位,並且納入路段率、建築結構 以及是否為獨棟建築、外觀豪華與否、地段佳、景觀優美、每層戶數少,每戶附車位和保全管理嚴密等等的形式要件,從而訂定出加成標準的課徵原則,而初步的統 計,台北市共計有269棟、11,177戶符合豪宅房屋稅的課徵標準。誠然,豪宅房屋稅的課徵是有它回應社會安全界面的必要考量。

  首先,還原回到基本的提問便是:課徵豪房屋宅稅的用意為何?究竟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可以解決的程度為何及其又可能會衍生出來那些的衝擊影響?以此觀之,在 訴諸於像是增加國庫收入、消弭社會不佳觀感或是抑制房價飆漲等等正當性的同時,關於「豪-宅-豪宅房屋稅」之間所可能存在的迷思和弔詭,這似乎才是問題爭 議的所在,這是因為:豪宅房屋稅的課徵是否已然可以跟抑制房價上漲,產生直接作用的對應效果,還是因為加稅課徵所直接帶動豪宅周邊房市的比價效應,以致於 反而是助長了整體房價的飆漲,畢竟,之所以稱謂是『豪宅』,正是因為該項包括經濟活力和區域繁華之稀有財而來的市場供需失衡,因此,關於豪宅房屋或地價稅 的加徵自然是無法抵消掉豪宅本身外部效益的加成效果,相反地,只是藉由公權力的租稅手段進一步給予這些豪宅某種程度的「正名」。

  其次,何以是以台北市等等都會區來作為豪宅房屋稅的聚焦所在,以此觀之,豪宅的定義就應該是要從區域之內的客觀標準以延伸到全台城鄉之間的綜融考量;連帶 地,關於房屋之增值與殘值而來的累進和累退等等的租稅手段,這才是檢視課徵豪宅房屋稅所該有的對應態度,否則,課徵豪宅房屋稅的最後結果反而只是徒然深化 既有豪宅與非豪宅族群彼此之間的情緒對立,而無助益於藉此思索房價飆漲背後所應該要實有之所得重分配的社會移轉機制?以及提升居住品質作為文明化進步內涵 而來的各項積極性作為?

  准此,從不合理的房價到被過度炒作的豪宅,其間所彰顯的真義乃是在於:『買不起、住不起!?』已然成為某種超乎個人經驗遭遇的「問 題」(problem),進而轉變成為某種集體性質的「議題」(issue),至於,要如何進行相關「命題」(proposition)的結構性解套,那 麼,看待豪宅一事,就不能只是限縮在房屋稅與地價稅等等枝微末節的層次上,而是要從土地政策、住宅政策以迄於社會安全政策的通盤性擘劃,是否已然建制完 備?

表1:十大民怨排行榜

01

都會地區房價過高

02

電話及網路詐騙氾濫

03

求職不易及失業問題

04

民生物價過高

05

毒品充斥

06

交通違規開單拖吊過嚴

07

幼兒托育不安全

08

公共場所廁所不乾淨

09

食品把關不嚴

10

佔用騎樓、道路或車位

資料來源:我的e政府網站。

  總之,當「都會地區房價過高」已然成為十大民怨排行榜的首位,這多少說明了政府對於房價不斷地被炒作所深化而來的相對剝奪感,還是過於掉以 輕心,事實上,一旦該種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累積成為某種絕對性貧窮(absolute poverty)的身心感受時,豪宅房屋稅的課徵反而是加速拉開了有巢室以及無殼屋彼此之間的人身距離,乃甚至會直接觸動了原有社會不穩定的緊張神經 線!?

Copyright © 2011 Association of Sunny Social Welfa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