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行動裝置版 查看時事新聞與賡續發展
回首頁 回上一頁

查看時事新聞與賡續發展

拚即時缺查證,兒少新聞隱憂

2013-12-13



  近來媒體紛紛加入「即時新聞」戰場,但即時新聞缺乏查證時間、過於煽動,以及欠缺全盤報導,已侵蝕媒體自律機制。尤其是社會新聞,恐對兒少產生不利影響。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今天公布兒少新聞「金芭樂獎」,蘋果日報蟬聯4屆總冠軍,被民眾評選為最血腥、對兒少最不友善的報紙。

 

  不過台少盟指出,蘋果日報一年前成立「新聞自律委員會」,發揮一定的成效。他們逐一分析各則兒少新聞,發現蘋果日報已有收斂,反而是其他平面媒體,在部分細節描述更為露骨和血腥,有過之而無不及。

 

  比較值得擔心的是,近來平面媒體紛紛投入「即時新聞」,動搖既有自律機制。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表示,許多媒體搶效率、「衝」即時,出來的報導品質參差不齊,往對兒少不利的方向傾斜,是近來媒體的最大隱憂。

 

  葉大華表示,即時新聞特別重視「煽動性」,且不斷更新報導,容易放大非主流的案例。

 

  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指出,即時新聞處理上,常會切割單一事件成數條報導,花了許多則數在片面、不重要的細節中打轉,缺乏完整、全觀的評述,容易對閱聽人產生不良影響。

 

  另外,即時新聞為了在短篇幅內達到吸睛效果,刻意「標籤化」當事人,引入刻板印象,例如直接描述加害者是「失業漢」,也讓劉昌德感到憂心。

 

  劉昌德認為,即時新聞也必須查證,並依循基本的新聞規範,否則就跟網路鄉民放消息沒兩樣。他建議,媒體若要搶快,第一時間的報導應是基本的事實陳述,加強「Double Check(雙重查證)」,後續規劃完整、深入的報導,「半小時發出的正確新聞,優於5分鐘發出的錯誤新聞。」

 

  至於如何避免傷害兒少,劉昌德以「高雄捷運活春宮事件」的報導為例,許多媒體過度注重細節的描述,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女生的樣貌、男生在過程中的表情,甚至推出「組圖」連環照片。種種手法已偏離新聞報導精神,而是意圖鼓勵閱聽眾「圍觀」、看別人出糗,心態可議。

 

  劉昌德表示,媒體應多訪問一些學者專家、民眾看法,提供高捷改進的建議,杜絕類似情況重演。如此一來,才是比較「良善」的報導方向。

 

    主流媒體紛紛加入「即時新聞」戰場,是資訊社會的趨勢,但報導淺碟化、欠缺「選擇」,沒經過冷靜的思考整理,一味滿足閱聽眾的喜好,已逐漸侵蝕媒體本身的價值。尤其是社會新聞的處理,更需謹慎小心,任何一段文字,都可能對青少年的身心靈發展,造成難以收拾的影響。(時事新聞來源:中央社,2013.12.13

Copyright © 2011 Association of Sunny Social Welfare All rights reserved.